AI在网文创作中的现状与争议
近年来,AI辅助创作工具在网文圈中迅速普及,但同时也引发了编辑和作者的争议。网文编辑花花表示,今年AI稿件泛滥,一天能收到五六篇AI投稿。编辑们通过AI检测工具、人工经验等方式鉴别AI稿件,但AI文风的华丽和丰富使得辨别难度增加。一些新手作者因使用AI润色功能而被误判为AI稿件,陷入了“难以自证”的困境。
网文平台对AI的态度暧昧不清。一方面,平台积极拥抱AI,如阅文集团上线了大模型「阅文妙笔」,番茄小说提供了AI扩写、润色等功能;另一方面,平台又对AI稿件进行判定和处罚,导致作者恐慌。晋江文学城站长冰心指出,AI写作辅助的原创性难以界定,平台需要在拥抱与整治之间找到平衡。
社交平台的AI智搜功能
在社交平台领域,微博的AI智搜功能展现了AI在内容创作和推荐中的应用。AI智搜能够快速总结热搜事件,呈现网友情绪和典型观点。例如,在#杨妞花和养父直播#话题中,AI智搜总结了直播内容和网友情绪,帮助用户快速了解事件全貌。然而,AI智搜在样本数和内容识别精准度上仍有待完善。
AI对创作者经济的影响
AI技术的普及不仅改变了网文和社交平台的创作生态,也推动了创作者经济的崛起。在微博的AI Open Day活动中,专家指出,AI短期内可能造成“失业>就业”,但创作者经济正快速崛起,已有千万人用AI创作音乐、视频等内容。AI工具如DeepSeek的广泛应用,使得创作者能够更高效地生产内容,但也带来了对原创性和AI印迹的争议。
未来展望:AI与创作的深度融合
AI辅助创作工具的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其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网文平台需要建立明确的AI原创界定标准,创作者需要调整心态,适应AI时代的创作环境。社交平台如微博将进一步优化AI智搜功能,提升内容识别精准度和用户体验。未来,AI与创作的深度融合将带来更多可能性,但也需要行业共同探索和规范。
AI辅助创作工具在网文和社交平台中的应用,既带来了效率提升,也引发了争议。如何在拥抱技术的同时保护原创性,将是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