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汽车智能化的新引擎
2025年,由杭州深度求索开发的DeepSeek大模型迅速走红,其开源、低算力需求和高推理能力的特点,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引发了深刻变革。极氪、吉利、理想、比亚迪等主流车企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推动智能化升级。DeepSeek不仅为车企提供了技术赋能,还为消费者带来了更智能、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DeepSeek如何赋能车企?
打破技术壁垒,降低研发成本
DeepSeek通过开源工具链和蒸馏技术,降低了车企在AI领域的研发门槛。极氪汽车副总裁姜军表示,DeepSeek消解了车企以往依赖“AI先发优势”建立的技术壁垒,让更多车企能以更低的成本实现自研大模型能力的提升。例如,极氪通过将自研Kr AI大模型与DeepSeek R1深度融合,实现了端侧大模型的离线部署,提升了座舱场景的智能化水平。
优化用户体验,提升智能化水平
DeepSeek的强推理能力为汽车智能化带来了质的飞跃。例如,当用户说“我现在有点热”时,DeepSeek不仅能直接调低空调温度,还能根据车内外的温度、开窗状态、用户情绪等多维度信息,推理出最优的调控方案。这种主动智能化的能力,标志着汽车座舱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DeepSeek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潜力
尽管目前DeepSeek主要应用于智能座舱,但其低算力需求和开源特性也为自动驾驶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通过降低对高端芯片的依赖,DeepSeek有望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和成本下降。未来,基于DeepSeek框架的自动驾驶系统或将实现“科技平权”,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智能化出行的便利。
DeepSeek的局限性与挑战
尽管DeepSeek在汽车智能化领域展现了巨大潜力,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例如,在车型推荐场景中,DeepSeek提供的参数信息可能存在误差,如极氪7X的续航里程和车长数据与实际不符。此外,DeepSeek作为大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等需要多模态能力的场景中,仍需进一步优化和扩展。
未来展望:2026年,AI座舱时代的到来
姜军预测,随着下一代座舱芯片的推出,2026年将成为AI座舱时代的起点。届时,座舱端侧算力将不再是瓶颈,主动智能化将成为主流。用户无需发出指令,座舱系统便能根据情绪、场景和习惯,主动提供个性化服务。DeepSeek的出现,无疑为这一未来愿景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现路径。
结语
DeepSeek以其开源、低成本和强推理能力,正在重塑汽车行业的智能化格局。从优化用户体验到赋能车企研发,DeepSeek为汽车智能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其未来潜力不可估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DeepSeek或将成为推动汽车智能化变革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