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入华:低调启航
2025年2月25日,特斯拉宣布开始向中国部分车主推送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软件版本为2024.45.32.12。此次更新主要聚焦于“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优化了现有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然而,此次推送的并非完整的FSD系统,而是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阉割版”,仅适用于搭载HW4.0硬件的2024年款Model 3、Model Y及新款Model S/X。
FSD的功能与限制
根据特斯拉的更新说明,此次推送的功能包括:
-
识别交通信号灯并执行直行、左转、右转、掉头等操作
-
根据导航路线自动驶出匝道和交叉口
-
根据速度和路线自动变道
-
在不设置导航路线时,选择最优道路行驶
然而,此次更新仅面向已支付6.4万元购买FSD套件的用户,且功能效果因车型配置和道路环境存在差异。特斯拉客服强调,此次推送的功能与美国版的FSD并不一致,主要聚焦于城市道路的特定场景辅助驾驶。
FSD在中国的挑战
1. 数据合规与本土化
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数据中央厨房”模式,即通过全球车队实时回传数据训练算法。然而,中国《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要求境内数据本地化存储,且涉及地理信息、人脸、车牌等“重要数据”出境需通过安全评估。这一政策直接切断了特斯拉的全球数据闭环。马斯克在财报会上坦言,受限于数据转移等问题,国行版FSD只能利用网上公开的中国道路视频进行模拟训练。
2. 技术“水土不服”
中国复杂的交通环境对FSD的识别与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公交车道、潮汐车道及电动车混行等场景,均需系统进行深度本土化优化。而特斯拉此前在这方面的准备工作相对滞后,导致其入华进程多次延期。
3. 高成本与市场接受度
FSD在中国的高昂价格(6.4万元)成为其推广的另一大障碍。相比之下,中国本土车企如比亚迪、小鹏等通过“硬件标配+软件订阅”模式,大幅降低了智驾功能的门槛。例如,比亚迪将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下探至7万元级车型,华为ADS高阶包月费已降至199元。
中国本土智驾的崛起
中国车企和智驾供应商正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加速智能驾驶的普及。以下是部分中国本土智驾系统的优势:
| 车企/供应商 | 智驾系统 | 优势 |
| — | — | — |
| 华为 | ADS 3.0 | 跨层泊车、加塞预判等场景化能力 |
| 小鹏 | XNGP | 全国范围无图导航 |
| 比亚迪 | 天神之眼 | 数据规模效应,实时接入区域交通数据 |
FSD的未来:鲶鱼效应还是水土不服?
特斯拉FSD的入华被视为中国智能驾驶市场的“鲶鱼”,将推动本土车企加速技术升级。然而,其在数据合规、技术本土化及高成本等方面的挑战,使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充满不确定性。未来,特斯拉或需通过调整价格策略、深化本土化合作等方式,才能在中国智能驾驶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结论
特斯拉FSD的入华标志着中国智能驾驶市场进入新的竞争阶段。尽管其在技术层面具备优势,但面对中国复杂的交通环境和严格的监管政策,FSD的本土化之路仍充满挑战。与此同时,中国本土车企和智驾供应商正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加速智能驾驶的普及。未来的胜负手,或许藏于特斯拉能否适应中国市场的“风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