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在第11届亚太人类蛋白质组大会上,π-HuB计划白皮书1.0全球发布会正式举行。这一由我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旨在绘制人类全生命周期全球性重大疾病及代表性膳食模式、生存环境的蛋白质组图谱,为人类健康与疾病研究提供全新的科学视角。
计划目标:四大核心方向
π-HuB计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领衔,其核心目标包括:
1. 建立元人体数字模型:通过高精度蛋白质组数据,构建人体数字模型,为精准医学提供基础。
2. 绘制蛋白质组图谱:对人体37.2万亿细胞的蛋白质组进行系统性绘制与解析。
3. 开发蛋白质组导航系统:利用AI技术,构建蛋白质组导航模型,实现对疾病的精准预测与干预。
4. 推动国际科学合作:与全球科学家共同推进蛋白质组学研究,破解人类健康难题。
贺福初院士在发布会上强调:“π-HuB计划不仅是中国科学家的使命,更是全球科学界的共同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计划,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科学基础设施:两大核心平台
π-HuB计划的两大科学基础设施已正式启动建设:
1.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该中心将承担高精度蛋白质组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任务。
2. 广州慧眼大科学设施:依托广州的科技优势,该设施将聚焦蛋白质组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与AI模型开发,助力π-HuB计划的实施。
国际合作:汇聚全球“最强大脑”
π-HuB计划自启动以来,已与四大洲近20个国家(地区)的近50家机构达成合作。2024年12月,贺福初院士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Ruedi Aebersold教授联合近百名国际科学家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π-HuB: the proteomic navigator of the human body”的前瞻性论文,全面介绍了π-HuB计划的科学意义与实施路径。
未来展望:30年科学征程
π-HuB计划为期30年,首个十年将完成对人体37.2万亿细胞的蛋白质组图谱的绘制与解析,并建立基于AI的蛋白质组导航模型。这一计划不仅将推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重大突破,还将为全球科学家提供共享数据平台,助力人类健康研究。
广州:国际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地
作为π-HuB计划的国际总部,广州在推动国际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平台的建设,为π-HuB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广州还获批建设“冷泉生态系统”和“人类细胞谱系”两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际科技创新中的地位。
π-HuB计划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在全球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的引领地位。通过这一计划,中国科学家将与全球同行一道,共同绘制人类蛋白质组图谱,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