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变革的双引擎

AI快讯2个月前发布 admin
0 0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效率与质量的飞跃

近年来,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的深度融合为制造业注入了新动能。在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I检测设备仅需60秒即可完成30米长合成革的全面检测,效率提升300%,良品率稳定在95%以上。南京长安汽车定制工厂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了3000多种个性化定制方案的即时切换,大幅提升了生产灵活性。协鑫集团的黑灯工厂则利用AI算法实时调整参数,硅片良品率高达99%以上。

这些案例表明,AI与制造业的物理场景和核心流程深度结合,正在推动生产力取得变革性突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指出,未来应支持AI企业与制造业龙头企业形成赋能联合体,加快工业AI应用模式创新,推动AI大模型在制造业的落地应用。

物联网技术:连接智能与未来的桥梁

物联网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2025物联网大会组委会发起的“2025物联网领域十大科技进展”遴选活动,旨在推动物联网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活动聚焦智能传感器芯片、低功耗广域网、物联网操作系统等技术领域,以及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

例如,在智慧农业领域,河南省延津县的6000亩标准化农田通过智能喷灌系统,实现了精准灌溉,大幅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漯河市新店镇的草莓种植户利用智能放风系统,通过手机即可调节大棚温湿度,为草莓生长提供最优环境。这些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

挑战与机遇并存:技术人才与数据标准

尽管AI和物联网为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但技术人才短缺和数据标准化仍是主要障碍。制造业企业普遍认为,AI项目将带来22.6%的收入增长和17.6%的成本降低,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高质量数据和完善的标准体系限制了其发展潜力。

此外,物联网设备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2024年物联网安全报告指出,数据泄露、恶意软件攻击和设备劫持等风险可能波及整个网络生态,甚至威胁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为此,报告建议加强身份验证机制、实施端到端加密技术,并采用零信任架构提升安全性。

未来展望:深度融合与持续创新

随着5G、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生态系统将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未来,AI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将继续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最佳实践和技术创新,全球制造业将迎来更加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发展。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作为驱动制造业变革的双引擎,正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企业需抓住机遇,克服挑战,积极拥抱技术革新,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