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大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日益复杂化。智能城市通过数智技术的应用,为灾害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将从技术赋能、应急协同和韧性治理三个维度,探讨智能城市环境下的灾害管理创新路径。
数智技术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无人机技术的突破
无人机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已成为智能城市的重要标志。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灾情侦察:通过热成像技术实现夜间火源快速定位。
– 物资投送:在灾区投送救援及生活物资,提升救援效率。
– 照明辅助:为夜间搜救提供持续照明,保障救援安全。
大数据与物联网的集成
数智技术为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提供了关键支撑:
– 综合风险监测:通过多源异构数据的深度应用,实现灾害早期智能辨识。
– 精准预警:建立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预警发布机制。
– 决策支持: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层次化决策支持模型。
基层应急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当前面临的问题
- 应急主体能力不足: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应急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存在短板。
- 协同机制不健全:基层政府内部及与社会主体间的协同效率有待提升。
- 数智技术赋能有限:综合风险监测和预警技术相对薄弱。
提升路径
- 能力提升:构建常态化应急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机制。
- 主体协同:完善基层应急主体协同机制,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资源共享。
- 技术赋能:强化数智技术赋能,建立数据标准化规范化体系。
韧性治理与智能城市的融合
韧性城市的核心要素
- 生态韧性: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升灾害防御能力。
- 工程韧性:升级基础设施,提高其防御灾害的能力。
- 社会韧性:建立社区预警响应机制,增强公众参与度。
智慧城市的建设策略
-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 城市管理智能化: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 城市服务智能化: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结论
智能城市环境下的灾害管理,需要数智技术与多方协同的深度融合。通过无人机、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构建更加韧性、智能的城市系统,为应对复杂灾害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
- 南锐、朱文俊:《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大城市韧性治理:衍生逻辑、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 杨睿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话语叙事与实践创新——一个政治学整合性解释框架》
- 程万里:《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困境与路径选择》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