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技术成为科技领域和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从春晚舞台的“秧歌机器人”到特斯拉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似乎正站在技术爆发的风口浪尖。然而,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的冷静分析提醒我们,距离通用人形机器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前技术阶段:接近自动驾驶的L2初阶
何小鹏在社交媒体上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接近自动驾驶的L2初阶。这意味着机器人能够执行基本的预编程动作,但仍需要持续的人工监督。例如,小鹏汽车的Iron机器人已经在工厂中参与生产流程,但其自主性和智能水平仍有限。
实现L3初阶能力的挑战
何小鹏认为,实现可量产和商业价值的L3初阶能力需要数十倍的跨越。L3阶段的机器人能够在大量场景中独立运行,但在部分情况下仍需人工监督。这不仅需要技术的突破,还需要在成本控制、标准化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取得平衡。
通用机器人的五个层级能力
何小鹏将通用机器人能力分为五个层级:
-
L1:无自主操控,完全由人类控制。
-
L2:基础辅助智能+操控监督,能执行基本预编程动作但需人工监督。
-
L3:具身智能+训练监督,机器人经训练后可在大量场景独立运行,部分情况需人工监督。
-
L4:自成长智能+轻微监督,可执行复杂任务并自主适应。
-
L5:AGI/ASI完全自主,能力超越人类,在法规和法则下自主运行。
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未来:L4阶段
何小鹏指出,通用人形机器人可能需要达到L4阶段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L4阶段的机器人能够执行广泛的复杂适应性和协作性任务,并在最少的人工监督下适应。这需要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市场的成熟,预计还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
人形机器人与自动驾驶的对比
与自动驾驶相比,自动驾驶达到L3可能就迎来iPhone4时刻,实现重大突破。而通用人形机器人则需要达到L4阶段才能迎来类似的突破。这表明,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挑战和应用场景更为复杂。
车企的布局与未来
特斯拉、小鹏、蔚来等车企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将智能汽车的技术积累复制到机器人的研发中。这不仅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更是为了探索具身智能的未来。例如,特斯拉的Optimus采用了与完全自动驾驶系统(FSD)相通的视觉感知方案和神经网络技术。
结语
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从L2到L4,AGI/ASI的实现需要技术的突破、市场的成熟和时间的积累。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通用人形机器人能够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通过何小鹏的深入分析,我们看到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尽管挑战重重,但这一领域的前景依然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