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新引擎:3D视觉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飞速发展,人形机器人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高盛在其最新研报中指出,人形机器人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眼睛”的进化,即视觉感知系统的全面升级。3D视觉技术,如立体相机、ToF相机和激光雷达,正成为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更精准、稳定的环境感知能力。
3D视觉技术的优势与应用
3D视觉技术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首先,3D视觉传感器具有高精度、信息量大和集成度高等特点,能够实现复杂、精密的识别任务。例如,Tesla的Optimus采用了三摄像头系统,而UBTech的Walker S1和Fourier的GR-1则配备了多达六个摄像头,进一步提升了感知能力。
此外,ToF相机和激光雷达的使用,使得人形机器人能够在各种环境下实现更精确的感知。高盛分析师Jacqueline Du指出,这些技术不仅为相机供应商提供了从竞争激烈的消费电子市场突围的机会,还催生了对夜视、防撞等新功能的需求,有望推高产品的平均售价(ASP)。
市场前景与未来趋势
根据高盛的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到2027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7.6万台,到2035年将飙升至138万台。这一增长趋势预示着巨大的市场机遇,2030年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80亿美元。
浙商证券进一步指出,3D视觉传感器的需求将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而快速放量,潜在市场空间有望从2025年的1.4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91.5亿元。3D视觉行业集中度高,是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竞争格局最优的赛道之一。
技术融合与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创新,3D视觉技术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和应用。例如,Boston Dynamic的Altlas采用了ToF深度感测技术,而Unitree的G1和AgiBot的A2则配备了激光雷达,进一步提升了机器人的感知能力。
国金证券机械首席分析师满在朋认为,3D视觉技术将成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主流方案。其高精度、信息量大和集成度高的特点,使得3D视觉技术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结语
3D视觉技术的升级为人形机器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进步和产品成熟度的提升,3D视觉技术正在推动视觉感知系统的全面升级,引领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创新,人形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和应用,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