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政务数据资源特许经营权拍卖暂停事件回顾
2023年11月10日,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公告,以网上竞价方式出让“衡阳市政务数据资源和智慧城市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起拍价为18亿元。这是全国首次公开交易公共数据特许经营权,被视为“数据财政”开启的重要信号。然而,11月15日,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根据衡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要求,暂停该交易活动,具体原因未予说明。
事件背后的政策考量
此次拍卖暂停引发了业界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的广泛讨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吴沈括指出,数据财政目前仍是一种理念,尚未成为国家正式政策。公共数据的公益属性与市场化变现之间的平衡尚未明确,这可能是暂停交易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衡阳市的拍卖模式存在一定争议。根据《衡阳市政务数据共享开放管理办法》,政务数据的特许经营权由衡阳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然而,此次拍卖将全部政务数据资源打包出让,与“数据二十条”强调的“不同公共数据的价值实现机制不同”的理念相悖,可能引发市场垄断和监管难题。
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路径
国家数据局发布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行动计划强调优化数据流通环境,培育流通服务主体,完善数据确权机制,加强公共数据资源供给。
对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杭州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杭州市明确授权运营范围为金融、医疗健康和交通运输领域的非禁止开放公共数据,并按照“谁投入、谁贡献、谁受益”原则,保护各参与方的投入产出收益。这种分领域、多主体的授权模式,既避免了市场垄断,又促进了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尽管衡阳市的拍卖暂停,但数据要素板块依然活跃。券商研报指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市场潜力巨大,全国地级市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市场规模预计可达万亿级别。未来,随着数据要素政策的完善和市场化机制的成熟,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结语
衡阳市政务数据资源特许经营权拍卖暂停事件,反映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在探索中面临的挑战。未来,如何在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的前提下,推动数据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将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创新和多方协作,数据要素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