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的崛起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从达·芬奇绘制的“机器武士”图纸到现代的高科技机器人,人类对人形机器人的探索从未停止。2023年,宇树科技推出的人形机器人G1在央视春晚上表演功夫和街舞,引发了广泛关注。随后,宇树科技发布的“功夫版”大模型,更是展示了机器人在复杂动作控制上的突破。
技术突破与挑战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2010年至2020年是实现高难度动作的动态控制期,2020年至2025年是AI赋能期。宇树科技的G1机器人通过模仿和强化学习驱动,展示了其在AI加速下的快速进化。然而,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瓶颈依然存在。感知、决策、控制执行三个部分都尚未达到人类的初级水平,如机器视觉不能如人类眼睛一样准确识别物体。
商业化前景
尽管技术挑战重重,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前景依然被看好。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达380亿美元。宇树科技的G1机器人定价9.9万元起,已经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人形机器人进入“寻常百姓家”还需要解决家庭环境复杂性、安全性和可及性等问题。
资本市场的影响
人形机器人的热潮也引爆了资本市场。宇树科技的供应商、研发合作“伙伴”以及股东,如长盛轴承、步科股份、胜蓝股份等,股价均大幅上涨。然而,相关概念股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实际业务落地情况并不乐观,部分公司的人形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依然很小。
未来展望
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应用。然而,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还需要在技术、成本和应用场景上取得更多突破。正如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所言,人形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是肯定的,但还需要时间。
功夫版大模型的推出,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动作控制上的重大突破。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人形机器人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