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加速迈向“深度赋能”阶段。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讯飞星火大模型为核心引擎,在教育、医疗、汽车等各个领域持续释放AI动能,有力推动了千行百业的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1月,讯飞星火大模型已在300多个行业场景中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标杆案例。
科大讯飞: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跨越
科大讯飞成立于1999年,是亚太地区领先的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公司长期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城市、汽车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坚持以“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为使命,持续引领行业变革。
近年来,科大讯飞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值得关注。其研发支出总额一路攀升,2023年达38.27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19.53%;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35.07亿元,同比增长29.27%,研发费用率达20.5%。
在持续高比例研发投入下,科大讯飞近年来不断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实现了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跨越。2023年10月,科大讯飞正式上线首个全国产万卡算力集群“飞星一号”,实现常态化支持万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全年平均使用率达94%。2024年10月,科大讯飞宣布,与华为、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三方联合打造国产超大规模智算平台“飞星二号”,首批算力将在2025年交付试用。2025年1月,讯飞星火4.0 Turbo大模型的底座能力再次升级,并首发国内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的具备深度思考和推理能力的大模型——讯飞星火深度推理模型X1。
国产算力平台:构建自主可控大模型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今年提交的议案中,建议加快构建国产算力平台上的自主可控大模型及产业生态。他提出,鼓励基于自主可控国产算力平台的大模型研发和应用,对做国产算力芯片的企业和使用国产芯片训练大模型的企业给予资金专项支持,在国家公共算力上给予资源倾斜,加速基于国产算力的大模型算法创新;鼓励央国企优先采购基于国产算力平台研发的全栈自主可控大模型;优先推广基于全栈自主可控大模型的行业垂直应用。
产业赋能:助力各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科大讯飞始终致力于大模型落地应用,讯飞星火大模型凭借其技术突破,正加速推动AI向垂直领域渗透,在教育、医疗等行业中率先实现了规模化应用。据浙商证券研报数据,在2024年大模型招投标市场,科大讯飞中标项目达91个,合计中标金额达8.48亿元,中标平均金额达931.66万元,三项指标均位居行业第一。
在医疗领域,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覆盖300多种医学场景应用,“智医助理”累计已在约6万家基层医疗机构应用,覆盖我国30余个省(区、市)的600多个县(区、市),累计提供超8.77亿次AI辅诊建议,规范病历3.4亿份,经“智医助理”系统提醒而修正诊断的有价值病历超150万例。2024年12月30日,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医疗大模型第一股。
在金融领域,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成为交通银行、中国人保等多家银行、保险、证券机构的数字金融底座,在零售、普惠、运营、风控等业务领域全面应用,助力金融行业发展。
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为开展“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中小学全能教师助手示范研究”,逐步构建多学科AI教师/助教体系,星火智能批阅机在全国260多所学校开展试点应用,星火教师助手累计覆盖全国2000余所学校10万余名教师。“AI教育公益”携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走进河南内黄县、四川通江县、遂宁市和新疆喀什、青海等地,累计已为全国1000多所偏远地区学校提供人工智能教学解决方案。
结语
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从产业赋能到社会发展,科大讯飞以“应用才是硬道理”为核心理念,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渐入深水区,科大讯飞的成功探索不仅为千行百业注入了高质量发展动能,更为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提供了“自主可控、深度赋能”的实践样本,为同业者廓清了思路、明晰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