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慧水务机器人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北京市水务局积极推动智慧水务建设,通过引入水务机器人技术,大幅提升了水务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在潮白河、密云水库等水域,水务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水草清除、智能巡检等多个场景。
1. 智能巡检机器人
在石景山污水处理厂,一台轮式巡检机器人已经上岗执勤。这款机器人配备了双目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仪,能够实时扫描并精准测温。遇到复杂地形时,机器人会自动切换四轮驱动模式,轻松越过障碍物。此外,机器人还能搭载电子鼻,检测有毒气体,并通过AI平台进行秒级分析,及时发出预警信息。这种“一人顶四人”的效率提升,让一线工人从高危作业中解脱。
2. 水面垃圾自主清洁机器人
在镜河、通惠河等水域,国内首款水面垃圾自主清洁机器人正在演绎“科技浪漫”。这款无人船搭载了毫米波雷达和智能机械臂,能够自动锁定漂浮物,6-8小时不间断清理矿泉水瓶、水草等杂物。此外,无人船还能变身水质监测站或驱离非法垂钓者,让城市河道保洁效率提升40%。
3. 水下地形自动监测船
在官厅水库,水下地形自动监测船正在为库容曲线的校正和库区管理做出巨大贡献。这款监测船能够自动完成水下地形测绘,为水库管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智慧水务2.0规划
北京市水务局已经完成了智慧水务1.0规划的全部任务,初步搭建了一个水务数据基础底座,累计汇聚数据14.6亿条,接入雨量、水位、视频等站点累计共6000个,有力支撑防洪排涝工作。下一步,市水务局将启动智慧水务2.0规划编制,高质量建成数字孪生永定河、南水北调、密云水库等试点工程,不断持续深化“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构建,继续推动北京水务智慧机器人应用到更多场景中。
未来展望
北京智慧水务机器人的应用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还通过智慧化的数据采集与分析,为水务高质量发展插上了“智慧之翼”。未来,随着智慧水务2.0规划的推进,北京将在更多水域推广水务机器人技术,为全国智慧水务发展书写北京方案。
通过科技手段,北京正在以机器人技术为引擎,推动水务管理从“人海战术”向“智能中枢”跃迁,守护着首都的碧水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