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的迫切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于春水提出加强全民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经济转型中的重要性。他介绍了天津医科大学与天津大学合作设立智能方向医学类本科专业的情况,并指出我国在人工智能教育体系方面存在的差异和不足。于春水建议构建贯通各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并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工智能课程。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天津医科大学与天津大学合作设立的智能方向医学类本科专业,正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典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设计以及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在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同样展现出强大的潜力。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冯江华委员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需要实现技术与工业场景的高度适配。通过构建自主的技术生态,推动基础大模型与行业需求双向赋能,形成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的闭环生态。
应用场景 | 技术需求 | 预期效果 |
---|---|---|
智能运维 | 视觉算法 | 提高作业效率,提升运维质量 |
智能工厂 | 数字孪生 | 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
智能检测 | 深度学习 | 提高检测准确率,减少人工干预 |
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的创新实践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透露,格力电器已成功将自有的多模型框架与DeepSeekR1满血版大模型深度融合。这一合作成果已经体现在格力电器的语音空调产品上,实现了从传统语音助手向真正人工智能的跨越升级。借助DeepSeekR1的深度学习能力,格力空调能够进行高效的推理和决策,并能与全屋智能设备无缝连接。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这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 政策支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 技术创新: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结合。
- 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装备。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通过加强人工智能教育、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以及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我们有望在未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普及和深度应用,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