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AI的崛起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医学影像诊断、病理分析和药物研发等方面。DeepSeek作为医疗AI大模型的代表,正在深刻改变医疗行业。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曾公开表示,整个社会都在被AI、大模型重塑,如果再不拥抱AI,就要成局外人了。
辅助诊断与手术规划
DeepSeek在辅助诊断和手术规划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熊玮表示,通过多模态评估和技术赋能,他们看到了治愈的可能。例如,DeepSeek在围手术期管理方案中,覆盖了风险预警、用药决策、康复路径和并发症雷达等方面,并在术中实时定位了病灶和血管的位置,减少了出血等问题。
药物研发的加速
AI赋能的药物研发显著缩短了新药筛选时间,降低成本并加速研发周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表示,传统的药物研发是像李时珍尝百草一样试药,现在则可以根据基因位点细胞的作用机制,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确定用何种抗体来阻断,从过去的发现药物直接变成现在的设计和创造药物。
DeepSeek的应用案例
心血管领域AI专科医疗大模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发布了国内首个心血管领域AI专科医疗大模型“观心”(CardioMind)测试版,标志着AI技术在垂直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该模型在测试阶段的能力已超过许多正教授。
脑脊接口技术
复旦大学加福民团队研发的脑脊接口系统突破技术瓶颈,将2个直径1毫米左右的电极间片植入运动脑区,脑部、脊髓的手术可以在4小时左右一次完成,通过在大脑与脊髓间搭建“神经桥”,使脊髓损伤患者实现自主控制下肢行走。
挑战与未来
AI的局限性
尽管AI在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章谙鸣指出,DeepSeek可能无法考虑患者偏好、症状演变或非典型表现等细微差别。此外,AI的“幻觉率”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医学教育的变革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改变了医学教育的方式。未来的医学教学模式也应该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和新的大模型,让学生尽可能获得全面的知识,老师则更多地通过启发和解惑,帮助学生更快、更多地掌握知识。
政策与法规
国家层面也在积极推动AI等智能辅助工具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去年11月份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就联合发布指引文件,公布了84个“人工智能+”在医疗服务、基层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场景。最新的三级医院评审要求中,还列入了医疗信息化水平等内容,对于大医院来说,信息化转型已成刚需。
结论
DeepSeek作为医疗AI大模型的代表,正在深刻改变医疗行业。从辅助诊断到手术规划,从药物研发到医学教育,AI技术正在全面赋能医疗领域。尽管AI在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AI将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