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Deepfake攻防挑战赛:AI向善的科技之战

AI快讯2个月前发布 admin
0 0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逐渐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影视制作、虚拟现实等领域带来了创新可能;另一方面,其滥用也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AI换脸”欺诈、虚假信息传播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外滩大会AI创新赛·全球Deepfake攻防挑战赛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对抗Deepfake的滥用,推动AI向善发展。

Deepfake技术的风险与挑战

Deepfake技术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将图片或视频中某人的面部特征与其他人的图像或视频进行融合,生成以假乱真的虚假内容。近年来,Deepfake技术的门槛逐渐降低,仅凭一张照片便可低成本炮制大量难以辨别的虚假图片和视频。这种技术的滥用已经对个人隐私、社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例如,韩国近期曝出的Deepfake女性受害事件,被认为是采用新犯罪手段的“N号房”案件重现。犯罪分子通过Deepfake技术将女性照片“换脸”成为色情图片的主角,导致受害者陷入自证陷阱,难以证明“我不是我”。类似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屡见不鲜,凸显了Deepfake技术滥用的危害。

VisionRush团队的开源之举

在本次外滩大会AI创新赛·全球Deepfake攻防挑战赛中,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VisionRush团队表现尤为亮眼。该团队由7名师生组成,平均年龄仅25岁,致力于通过技术手段对抗Deepfake的滥用。比赛结束后,团队决定将参赛模型开源,分享至技术社区Github,以降低技术使用门槛,帮助更多受害者证明“我不是我”。

团队核心成员张欣怡在微博中写道:“这个世界有黑暗,也有照亮黑暗的光。如果一个人的火把太小,我们就把火把传给世界的每一个人。”这一开源举措不仅体现了技术人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全球范围内的Deepfake对抗提供了有力支持。

外滩大会的科技向善使命

外滩大会首次增设“科技智能创新大赛”,其中Deepfake攻防挑战赛是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大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担任专家委员会名誉主席,蚂蚁数科ZOLOZ和天玑实验室作为出题方,吸引了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名选手、1500多支队伍参与。大赛设立了1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池,旨在鼓励推动AI向善的技术人才。

大赛数据集由公开数据和伪造数据组成,涵盖了现实场景中超50种生成方式和超100种组合攻击方式,训练数据集总量超过100万。通过这一高难度的挑战,大赛不仅提升了参赛者的技术能力,也为全球范围内的Deepfake对抗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AI向善的未来之路

尽管Deepfake技术的滥用带来了诸多挑战,但科技向善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VisionRush团队的开源举措、外滩大会的科技向善使命,都为我们展示了AI技术发展的另一面。正如张欣怡所言:“我们希望通过技术手段,为每一个可能受到伤害的人提供保护。”

在未来,随着更多技术人才的加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AI技术将在向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福祉。

表格:全球Deepfake攻防挑战赛关键数据

项目 数据
参赛国家及地区 26个
参赛队伍 1500多支
参赛选手 2200多名
训练数据集总量 超过100万
伪造图片生成方式 超50种
伪造音视频攻击方式 超100种
奖金池 100万元人民币

通过这一系列努力,全球Deepfake攻防挑战赛不仅为技术人才提供了展示平台,也为AI技术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场科技向善的战役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照亮黑暗的光。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