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在经过长达39小时的谈判后,达成了《人工智能法案》的协议,这被视为全球AI监管的重要里程碑。该法案旨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对生成式AI工具如ChatGPT和谷歌Bard实施控制措施。法案提出了基于风险的监管方法,禁止某些有害的AI做法,并对高风险AI系统提出具体要求。此外,法案还规定了透明度义务和处罚措施。欧盟希望通过该法案保持其在全球AI竞赛中的领先地位,并确保AI技术的发展符合欧盟的价值观和基本权利。
基于风险的监管方法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采用了一种基于风险的监管方法,将AI系统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类别,从“不可接受”到高、中、低风险。对于风险最高的AI系统,法案施加了最严格的限制,例如严格限制面部识别技术的使用,并禁止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社会评分”以及“操纵人类行为”的人工智能系统。这种分层监管方法旨在确保高风险AI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为低风险AI系统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
透明度义务与处罚措施
法案对生成式AI工具如ChatGPT和通用人工智能系统(GPAI)等基础模型提出了透明度义务。这些系统在上市前必须遵守透明度义务,包括拟定技术文件、遵守欧盟版权法以及传播有关培训内容的详细摘要。此外,法案还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违反规定的企业将被处以最高3500万欧元或最高年收入7%的行政罚款,以较高者为准。这些措施旨在确保AI系统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欧盟的全球领先地位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通过标志着欧盟在AI监管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表示:“欧洲现在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标准制定者。”该法案不仅为欧盟内部的人工智能创新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还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了监管参考。欧盟希望通过该法案保持其在全球AI竞赛中的领先地位,并确保AI技术的发展符合欧盟的价值观和基本权利。
对企业的挑战与机遇
对于企业而言,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合规成本无疑增加了。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研究合规政策,处理违规通知、公开披露制度等,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然而,法案也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合规指南,帮助企业在AI领域进行创新。例如,法案要求欧盟每个成员国必须至少建立一个人工智能监管沙盒,旨在通过提供一个受监管的环境,让人工智能系统在监管监督下进行测试,从而促进创新和合规。
全球影响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影响力将超出欧盟范围,波及全球,尤其是会影响中国和美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中国已经发布了首个针对生成式AI服务的法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在AI监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也正朝着更严格的监管方向迈进,在拜登人工智能行政命令和人工智能权利法案的推动下,致力于引领全球关于人工智能风险管理和合规性的讨论。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全球AI监管的新纪元。该法案不仅为欧盟内部的人工智能创新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还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了监管参考。欧盟希望通过该法案保持其在全球AI竞赛中的领先地位,并确保AI技术的发展符合欧盟的价值观和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