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计划”的起源与目标
“101计划”是由教育部推动的一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计划,旨在通过优化课程、教材、师资团队和实践项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该计划最初于2021年12月在计算机领域启动,由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教授提议并推动。计划的核心目标是从基础学科着手,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支撑。
从计算机到多学科的扩展
“101计划”最初聚焦计算机领域,选择33所高校作为首批试点,围绕12门核心课程展开系统性建设。经过两年多的试点,计划已取得显著成果,包括构建“核心课程+知识图谱”体系、编写31本核心教材、建设数字教案库等。2023年4月,教育部将“101计划”扩展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等多个基础学科,进一步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深化。
核心成果与创新实践
“101计划”在计算机领域的成果为其他学科提供了宝贵经验。例如,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胡振江介绍,计划通过“核心课程+知识图谱”体系,形成了涵盖110多个模块、650多个关键知识点的核心课程知识图谱。此外,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融合也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浙江大学开发的“智海—三乐”大模型,已为“人工智能引论”课程提供智能问答、试题生成等服务,推动“知识本位教育”向“能力本位教育”转变。
教学方法与课堂提升
“101计划”不仅关注课程和教材,还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计划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张孝介绍,该校成立了“101人大—课堂提升组”,定期开展课堂观察和经验交流。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刘奇志认为,课堂观察的非功利性交流是计划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为教学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展望与职业教育延伸
“101计划”的成功经验正在向职业教育领域延伸。2023年5月,教育部启动首批重点领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聚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教师团队和实践项目的系统性改革。这一举措与“101计划”的理念高度契合,旨在培养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综合技能提升转变。
结语
“101计划”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创新,不仅为本科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也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聚焦基础学科的核心要素,计划正在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101计划”将继续引领中国教育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