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政策利好与技术突破共筑未来

AI快讯2个月前发布 admin
0 0

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政策利好与技术突破共筑未来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政策东风

近期,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政策利好与技术突破的双重推动下迎来快速发展。3月4日,A股市场机器人概念股表现活跃,相关个股掀起涨停潮。截至收盘,利尔达、浩淼科技以30%幅度涨停,信邦智能、赛为智能、华大智造等也以20%幅度涨停。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布的《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计划还重点支持核心零部件、AI芯片、仿生灵巧手等关键技术的攻关。杭州市富阳区也印发了《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6年)》,将人形机器人列为优先发展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

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政策利好与技术突破共筑未来

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政策利好与技术突破共筑未来

技术突破推动产业链升级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的突破。光大证券指出,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关键节点,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同时,大规模数据采集与训练有望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迈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

在AI芯片领域,技术创新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深圳计划中提到的AI芯片研发,将成为人形机器人智能化的重要基石。此外,低空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例如,智慧物流、低空飞行服务等场景的拓展,将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

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政策利好与技术突破共筑未来

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政策利好与技术突破共筑未来

低空经济与人形机器人协同发展

低空经济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协同发展,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浙江、苏州、成都等地相继出台低空经济发展方案,推动细分场景应用落地。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中金公司认为,低空经济产业链涵盖飞行器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等环节,是人形机器人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例如,在低空物流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可以承担货物搬运、设备维护等任务,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

未来展望:科技成长板块仍为主线

展望未来,科技成长板块仍将是市场的主线。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在产业趋势共识下,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将持续受到资本青睐。同时,钢铁、房产、消费等传统领域的边际改善,也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西部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曹柳龙认为,A股成交额在1.5万亿元以上时,机器人和AI算力相关板块的胜率更高。在当前时点,银行、公用事业、资源等安全资产也值得关注。

在政策利好与技术突破的双重推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与技术的持续创新,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