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的双重驱动

AI快讯2个月前发布 admin
0 0

具身智能: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

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兴方向,正在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的结合,推动人形机器人等终端设备的智能化发展。近期,具身智能初创公司中科第五纪完成种子轮融资,创始团队由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专家组成,包括首席科学家孙富春和CEO刘年丰。这一事件标志着具身智能在科研与商业领域的双重突破。

技术突破:DeepSeek端侧模型的革新

DeepSeek发布的硬件对齐且原生可训练的稀疏注意力机制,为超快速长上下文训练与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机制不仅优化了现代硬件设计,加速了推理过程,还降低了预训练成本,同时不牺牲性能。DeepSeek与硬件厂商的紧密合作,正在推动终端设备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迈进。

在机器人领域,DeepSeek的多模态推理模型和创新技术,为人形机器人的商用应用和终端侧推理落地提供了强大支持。例如,地平线机器人的端侧AI SoC产品,通过支持DeepSeek大模型,显著提升了端侧设备的智能决策能力。此外,DeepSeek的“开源+低价+蒸馏”模式,降低了AI技术的应用门槛,使机器人能够快速集成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和多模态推理能力。

产业链崛起:国内企业的全面布局

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The Humanoid 100: Mapping the Humanoid Robot Value Chain》报告,中国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报告中罗列的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亚洲公司占据73%,其中中国公司占56%。在“大脑”供应商、“身体”供应商和集成商三个类别中,中国企业均表现出色。

例如,地平线机器人作为国内SoC厂商的代表,其端侧AI SoC产品在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场景中展现了强大的实时计算能力。在“身体”供应商部分,国产供应链覆盖了从电机到传感器的关键零部件全链条。电机领域的智能化和高效节能化趋势,以及传感器与AI的结合,正在推动机器人具身智能的发展。

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的发展机遇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的《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在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AI芯片多模态感知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这一政策为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资本市场对具身智能的关注也在升温。首批科创综指ETF的上市,为科技成长板块带来了超过200亿元的资金支持。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指出,科创综指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增厚收益的理想选择。东北证券和中信证券也纷纷表示,机器人、智驾、云计算等自主可控的AI+领域,仍是长期赛道。

未来展望:具身智能的无限可能

具身智能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技术的突破,还需要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协同推动。随着DeepSeek等优质多模态模型的融合,机器人将向智能化、多模态交互方向加速演进。未来,具身智能有望在工业巡检、远程医疗、应急救援等B端场景,以及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C端场景中实现广泛应用。

具身智能作为AI与机器人产业的核心变量,正在通过技术、产业链和政策的协同发展,迈向新的高度。无论是技术突破还是商业落地,具身智能都展现出了无限的可能性。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